close

臺灣的求學風氣其實是很壓抑的,在所謂的升學階段過程中,大多數的孩子們不停地被教導,要往「正確的道路」上前行,可是,隨著年齡的增長,這些孩子逐漸學會自己思考,什麼才是所謂正確的道路

我想想說一說我的認知。

什麼是正確的道路?我的答案是,沒有。在人生的路途上,沒有一條叫做正確的道路,只有你選擇的,和你沒有選擇的。這世上並沒有一條路,你走了便是康莊大道,你走了便是一生無憂。然而,我們的教育卻不斷的把我們都推向同一條路上,讀書以成才,成才是為了找更好的工作,找更好的工作是為了高薪,高薪是為了養家,養家之後就是一生,細數這個過程,還真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,老了之後不免想隨王錚亮唱一句:「時間都去哪兒啦?」

日以繼日,那條路上逐漸擁塞,我向前方,許多人在這條路上漸漸無法呼吸卻面色麻木,我望向後方,更多人喘息不已卻滿臉徬徨,於是我開始思索,究竟是人過生活,還是生活吃人?於是我開始緊張,往後四五十年裡,難道,這就是我的人生?

我不要。

所以我開始尋找,真正可以包容我,接納我的那一條路。

我決定離開了既定的那條路。

 

從小到大,我都認為讀書學習是快樂的,或許這也是我最拿手的事情。

讀書究竟是什麼一回事?

我得先聲明,絕對不支持以下這種論調:「反正認真讀書又不能保證以後就會有好工作,那也可以不用讀書了。」會這樣想的人,你的人生第一步便錯得離譜。

在上述的句子中,基本邏輯就會有強烈的錯誤。首先,得先反問自己一句,為什麼讀書就能有好工作?你真的弄清楚「讀書」是為了什麼嗎?

給一個簡單的答案吧!「讀書」就是為了接受訊息!人類演化數以萬年,好不容易有了大腦這樣奇特又美妙的構造,它的功能就是整合身體各處傳遞的訊息,以及控制運動、感覺、思考、語言和記憶等活動的中心,生而為人,你卻不善用這麼好的優勢,就像是讓一頭敏捷的豹去捉一隻踽踽而行的烏龜一樣。

我們只有透過接受訊息,予以消化,並且思考,才能開始選擇自己往後要過什麼樣的人生。 思而不學則殆,所以「不用讀書」這種話,一但說出口,那就是對你自己的人生不負責任,但相對的,知識是為了讓我們走的更長遠,如果不能,學而不思則罔,那真的是不如無書。

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,你應當要學會一項很重要的技能,那就是「判斷是非」,如果闔上書本之後,你依然遇事就手足無措,前進便徬徨茫然,那千萬不要說讀過書。充其量只能說自己已經「看過」書,而非「讀過」。吃飯時間免不了幾則新聞的視聽折磨,對,我用的是「視聽折磨」(所以自身吃飯是絕對不看新聞的),報導民生消息,那是必須,報導政治經濟,那是必然,但是明星八卦,究竟目的為何?偶一為之我們可以付之一笑,可是看看現今的新聞版面,影視版已經成了報紙及各樣媒體的霸主 ; 社會版面,這下人們總需要關心了,但側耳傾聽記者問一個孩子甫溺斃的母親:「請問你現在是什麼心情?」......諸如此類,啼笑皆非的媒體素養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,我已經開始摸不清楚,究竟是是我們的道德修養教育還是公民素養培育出了問題?

舉了那麼一個冗長的例子,我只是想問你一件事,對於上述情形,你有過懷疑或是質問嗎?在懷疑以及質問之後,能夠理性的求證嗎?還是依然像廣大民眾一般,得過且過,反正颱風不及家門,何處淹水何處掃,這樣事不關己的心態呢?

人生而為人,就不可能自私的過活,家人、朋友、情人、同事......在我們習得知識的過程中,這是最重要,卻也是為大多數人所遺忘的事。如此一來,那就真的成了無用的知識。

所以知識為何無用,那是因為我們變得愚蠢而不會善用。

 

說說一個我弟弟的小故事。

我弟弟高中念的是七年制的美術學校,既非普通高中,也非職業高中,課程輕鬆愉快,因此往往有好一陣子,他有很多空閒的時間,相反我走的是普通升學道路,每天不是考試摧殘,就是作業轟炸,空閑?沒有聽過這兩個字,如果能有空閒時間,我很想把那本未讀完的小說翻出來品嚐。所以當我看著他打不停的線上遊戲時,終於好奇的問他:「你為什麼每天都在玩電腦?」

他非常不解且無語地看著我:「我不玩電腦要幹嘛?」

「有很多事可以做啊!或者現在那麼多時間,可以學一學才藝......你不用畫畫嗎?」

「我沒有不畫畫,只是不喜歡在家裡畫!」

這個時候,我和大多數的兄姐一般,和他說不能整天玩電腦云云......

但他卻立刻回答我:「你不讓我玩電腦,那要先告訴我要做什麼呀?」

那一刻,我非常震驚,這種震驚來自於思考角度的不同,因為是家人,我深知應該和他說一些什麼,可是那一刻,我啞口無言,

只有一個聲音在心底迴盪著:為什麼你需要別人告訴你,你應該或者要做什麼?

 

我的朋友小豬不喜歡跟我討論「將來」。

童年最美好的事情就是,能夠隨心所欲的「做夢」,編織一個又一個美好的夢想,得以憧憬與期盼,為什麼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必須親手捏碎每一個希冀,直到變得和大多數人一樣。反反覆覆,最後這世界上只剩下一種人,那就是被生活所吞噬的人。也許我的想法太過天真,所有經歷過苦難和現實的人都會大聲喝斥:「沒出過社會!」但誰規定出過社會的人就不能再次天真?人們總是喜歡畫地自限的,社會改造了他們,他們卻無可奈何進而自怨自艾。

我很喜歡一篇很久之前的網路小說:magic7(林心紅所寫的),故事裡邊述說一個沒考上法律研究所的男孩,在一間神秘的咖啡店打工,在那裡,他重新認識自己,在那裡,他重獲邁步前進的勇氣。人生哪,真的不是要怎麼過,而是你自己要怎麼過,自己意志的驅使,才是驅動人生的最大助益。

所以小豬不喜歡跟我討論將來。還記得高三那年,我曾經問過她:「你有沒有想過以後要做什麼?」

「要做什麼?」至今我仍然不能忘記她臉上那樣嘲笑卻又似茫然的表情。嘲笑,是因為我們都已經十八歲了,不再是在作文紙上寫下「我的夢想」的小頑童 ; 茫然,卻是因為她真的不清楚,未來、以後,這些名詞所帶來的實質意義。

她停頓了一下,隨即漾開笑容:「先考上一所好的大學比較重要!」

這種似曾相識的情節充斥環繞著我們的生活,至今,我和小豬還是最親密的朋友,可是我忽然明白,從今往後,我們兩個人的生活方式,不再相同。

 

記得大一下修習一門課「經典文學閱讀」,整學期的課程中,我們探討魯賓遜漂流記以及簡愛。這樣再熟悉不過的經典世界文學,卻以極其陌生的面貌再次降臨。教授不斷的在「魯賓遜為何放棄安逸的貴族生活,執意要到海上闖蕩」這個議題上讓我們反覆思考。魯賓遜的真實性格是喜歡並且嚮往冒險犯難的,即使原本是為了脫罪才上船的,而後卻被海上那樣刺激而充滿未知的領域所吸引,所以離開安逸的容身之處。這種特質的人並不是多數,甚至可以說,大多數的人都不願意離開安逸的生活,誰又會輕易的捨棄已經擁有的一切呢?

再來說說簡愛,簡愛因為自身悽楚的遭遇,可以說是苦難磨礪而成的一個典範。每一個人的心中必須要有不可動搖的準則,於我而言,我的準則就是不傷害別人,那麼簡愛呢?我想她最大的準則就是,不輕易向現實妥協。或許她的故事形象近似瑪麗蘇或是理想化,但我認為這些所謂榜樣、所謂聖賢的故事都是在提醒我們,這世界原本就可以更好,不要害怕改變,不要害怕離現實太遠的理想。坦白而言是這樣子的,既然現實已經存在,不能改變,那就創造一個理想。

理想或是夢想,才能吸引我們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,生活本來就是希望和絕望的綜合體,相輔相成,在這個過程中,才會顯得精彩而絢爛,又或者,你的願望就是,平凡普通的生活著,那我無話可說,因為這全是心態問題。

在升上大二的暑假時,小豬給我打了一通電話。她告訴我,自己非常不滿意現在的課程,課業繁重而枯燥,全然不是她想像的那種模樣,於是我又問她了:「那麼你想要怎麼樣的生活?」對,如我所猜測的,她支支吾吾了很久,免強答應我:「快樂開心的......」突然,這個在小學一年級就學會的形容詞,從她嘴裡吐出之後,顯得蒼白而無力。

我有些無奈,和她說:「你記不記得我以前就跟你說過,你要學會去思考,自己到底要什麼?」

她一時答不上來,話筒那端她沈默了許久。我想,人生是需要幽默的,但幽默不代表放縱虛度,只有玩樂的人生那也不會開心快樂,最後人兩眼一閉,彷彿世上從來沒有這個人。

「可是我們......我們已經需要思考這種問題了嗎?」

我忽然有些好笑,反問著她,那要待到何時?

記得小學五年級的時候,我讀過一篇課文,題為「做時間的主人」,這篇文章帶給我的影響太大了,裡頭提到善用三上「馬上、廁上、枕上」的歐陽修和願意做「事先計畫」的嚴長壽先生,那天回家,我發現書架上有嚴長壽先生的書籍,在介紹作者生平的那長方框裡,我停留了很久,在閱讀別人人生的同時,我開始問自己,想要怎麼活著?並且我定下一條鞭策自己的規定:腦袋絕對不能放空!如果開始發獃,就應該要趕快提醒自己(在這裡就先不談休息放鬆的問題)!

這是一個需要經歷二、三十年可能也得不出答案的問題,如果不從現在開始思考,更待何時?

 

我會想寫一篇這樣的文章,或者說心情隨筆,是因為看到劉二囍的經歷和故事,具體他的故事就讓大家自行品味吧。

https://read01.com/058LoJ.html (此連結為劉二囍的故事報導,如若侵權請告知,會立即刪除,此處貼上僅供欣賞使用,謝謝大家。)

人生中本來就會有失敗和成功,更可以說,有失敗才會有成功,就像有無的相對觀念一樣,不需要一驚一乍的,然而,坦然的承認失敗,期待失敗之後的改變,我認為,這才是生活給我們最美好的恩賜。

所以不用害怕失敗。

從小我們被教導,要往成功的路上邁進,所以往往避開「可能失敗」的那條路,可是並沒有人告訴你,在這條「可能失敗」的道路盡頭也是失敗呀,人們卻往往不願意賭上那萬分之一,人生只有一次,我經不起這樣的風險,但就是人生只有一次,你怎麼不會好奇,另一條路上的萬分之一,會帶給你怎麼樣的風景?

 

溫馨提醒:以上純屬于我個人的心情抒發,帶有強烈的主觀意識,所以如果和客倌的意見不同歡迎「討論」,請不用攻擊謾罵,這樣無意義的行為浪費你我彼此的時間,記住,做時間的主人。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散記 心情隨筆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六兮然 的頭像
    六兮然

    晚夏小閣

    六兮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